新闻及资讯

罗宾斯公司助力困境中的隧道掘进机重获新生

项目简要
  • 2015 年 1 月 28 日,纽约港虹吸隧道修复后的土压平衡式隧道掘进机(EPB)成功贯通,克服了包括洪水、大规模修复工作和复杂地质等诸多障碍。
  • 这台由卡特彼勒公司制造的机器在 2012 年 10 月被超级风暴 “桑迪” 完全淹没,受到海水的严重腐蚀。
  • 承包商塔利 / 美国欧喜集团合资公司(Tully/OHL USA JV)聘请罗宾斯公司对该机器进行重建和翻新,包括所有电气部件和全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 罗宾斯公司的重建工作耗时四个月,机器于 2014 年 4 月重新投入使用。
  • 罗宾斯公司的工作人员留在现场,协助应对持续存在的挑战,包括高水压和冰川地质。
  • 尽管这台机器面临种种障碍,但施工人员仍能达到每天 30.48 米的进度,24 小时内安装 25 环管片。
        2015 年 1 月 28 日,在纽约湾下方约 35 米(115 英尺)处,一场庆祝活动正在举行。美国纽约市当地隧道工人联盟(即 “沙猪” 组织)的工人与分包商塔利 / 欧喜集团以及罗宾斯现场服务人员一起完成了隧道最后几米的施工。这个团队有很多值得庆祝的理由 —— 他们的隧道掘进机不仅完成了一条急需的海底隧道,而且是在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自然灾害、大规模重建和地质复杂情况后完成的。
        纽约市港虹吸项目一开始很简单 —— 布鲁克林和斯塔滕岛之间 2.9 公里(1.8 英里)长的隧道旨在取代海湾下方现有的两条浅水管道。该项目由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NYCEDC)管理,用更深的虹吸管道取代现有管道,是为了给一个更大的项目 —— 锚地海峡疏浚工程让路。该海峡(纽约湾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航运水道,其疏浚工程将使载有大量货物的巨型船舶能够通过。
        塔利 / 美国欧喜集团合资公司在 2012 年从卡特彼勒公司采购了一台直径 3.8 米(12.5 英尺)的土压平衡式隧道掘进机。这台被称为 “帕特” 的隧道掘进机被设计用于在高度多变的黏土、砂土、风化岩石和巨石中掘进。它于 2012 年 8 月从斯塔滕岛 35 米(115 英尺)深的竖井始发,向布鲁克林 40 米(131 英尺)深的竖井掘进。
2012 年 10 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场被称为超级风暴 “桑迪” 的巨大飓风以高达每小时 145 公里(90 英里)的风速袭击了美国东海岸。斯塔滕岛滨水施工现场的极端洪水淹没了原本设计在百年一遇洪水水位以上三英尺的防护混凝土屏障。海水涌入隧道,这台近 113 米(370 英尺)长的机器在掘进仅 460 米(1500 英尺)后就被完全淹没。“显然,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欧喜集团的隧道经理路易斯・阿隆索说。“在那之后,没有多少人认为我们能够完成这条隧道。”
        洪水开始退去后,欧喜集团着手确定机器的损坏程度。这台隧道掘进机被海水严重腐蚀,一直闲置到 2013 年 7 月。在此期间,卡特彼勒公司宣布即将关闭其隧道掘进机业务,承包商于是寻求其他制造商的帮助。“欧喜集团一直决心完成这个项目。在研究了其他方案后,我们决定在罗宾斯公司的帮助下对隧道掘进机进行全面翻新,” 阿隆索说。
         2013 年 12 月中旬,罗宾斯公司协调各方力量更换了被腐蚀的液压部件和所有新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必须进行逆向工程,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则必须完全重新设计。翻新工作还集中在拆除后部的十一个龙门架和皮带输送机,以便进行清洁、评估和修复。重建工作耗时约四个月,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在有水压的隧道内完成的,施工人员于 2014 年 4 月 14 日恢复掘进。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罗宾斯现场服务人员留在现场支持隧道掘进机的持续维护。在他们的帮助下,机器性能稳步提升,最终在 2014 年 8 月达到了每天 30.48 米(100 英尺)的速度,24 小时内安装多达 25 环管片。
        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地面条件从海洋沉积物(黏土、粉砂和砂土)变为冰川地质,伴有砂土、异常坚硬的巨石和大量的渗水,导致推进速度缓慢。“隧道掘进机需要更大的推力,我们决定增加四个辅助油缸。罗宾斯现场服务人员帮助确定了油缸的尺寸、特点和位置,这些油缸最终被安装在推进系统的下象限,” 阿隆索说。有了新系统,施工人员得以重新取得前进的进展。不断出现的难题一直持续到 10 月初,当时需要在 4 巴压力下进行高压干预,以便在冰川土壤区域更换刀具。尽管面临新的障碍,施工人员仍能够将挖掘速度稳步提高到每天 5 到 7 环。“这条隧道是一个更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自豪能够做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即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直到完成掘进,” 阿隆索说。现在隧道施工已经完成,固定护盾和尾盾将被埋在出口竖井入口处,刀盘和后配套设备将被拆除。